• 2019年第19卷第2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2019年第25期封面及封底

      2019, 19(25).

      摘要 (1245) HTML (0) PDF 2.56 M (5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2019年第25期中文目录

      2019, 19(25).

      摘要 (1110) HTML (0) PDF 412.71 K (5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2019年第25期英文目录

      2019, 19(25).

      摘要 (603) HTML (0) PDF 56.92 K (3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P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复杂地形下植被指数对地表温度的响应

      2019, 19(25):1-6.

      摘要 (1353) HTML (0) PDF 1.90 M (5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地形复杂的湖北省松滋市部分区域为研究区,基于2018年的Landsat-8数字影像和ASTGTM2的DEM 数字高程数据,在深入研究各种植被指数的基础上,选用地形效应较小的归一化差值山地植被指数(NDMVI),构建决策树模型获得研究区的土地覆盖分类结果,同时将该植被指数应用于大气校正法的地表温度反演,最后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NDMVI指数的决策树分类具有较高的精度;基于NDMVI指数的地表温度反演方法具有可行性,且结果准确性高;陡坡、丘陵、平原等地形下NDMVI植被指数均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性,且相关性显著。

    • 基于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米林滑坡形变监测

      2019, 19(25):7-12.

      摘要 (926) HTML (0) PDF 7.02 M (4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滑坡灾害在我国多发,能有效的对滑坡灾害进行监测预警是减少危害的主要手段之一。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与传统的监测方法相比,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能够获得面式数据、成本低等优势。 在空间和时间上都能满足滑坡早期识别及动态监测的目的。以3景ALOS-2卫星PALSAR-2数据为数据源,采用二轨D-InSAR技术对米林滑坡进行形变监测,获得滑坡区域形变值。并最终得到米林滑坡灾前形变趋势,达到了发现变动,监测趋势的目的,形变趋势与实际结果一致,证明了D-InSAR技术用于滑坡早期识别与动态监测的可行性,在广域地质灾害监测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下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量估算

      2019, 19(25):13-17.

      摘要 (842) HTML (0) PDF 1.95 M (5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侵蚀研究的一大核心问题就是土壤侵蚀量的估算。本文采用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利用黄土高原地区DEM数据、气象数据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对黄土高原地区进行土壤侵蚀量的估算采用USLE 模型,运用GIS和RS 技术,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与技术途径。在GIS和RS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中的各因子以及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侵蚀量的估算,同时结合我国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进行土壤侵蚀强度的分级。该分析结果可为今后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 地震CT在岩溶精细探测中的应用与探讨——以深圳地铁14号线为例

      2019, 19(25):18-23.

      摘要 (1004) HTML (0) PDF 3.07 M (5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因场地条件限制和干扰因素较多,地震反射、电法等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在城市岩溶探测中很难实施。本文利用地震波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层析成像技术对深圳地铁14号线进行岩溶精细探测,将获取的井间地震波初至走时进行反演,并对数据处理与分析进行研究,最终获取地下介质内部波速结构,并以此判断岩溶发育状态。实验结果表明:地震CT层析成像技术能较好查明基岩面起伏形态,并能以小于1 m的分辨率精细探测地下岩溶发育规模,其探测结果与钻孔资料高度吻合。该方法的成功引入为城市轨道交通岩溶探测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其探测成果可作为重大工程建设可靠的地质参考依据,具有较好的科学意义和推广价值。

    • 基于非重叠区域分解算法的大地电磁法二维正演模拟

      2019, 19(25):24-32.

      摘要 (795) HTML (0) PDF 2.09 M (4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区域分解算法采用分而治之的思想,将大规模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小问题进行求解,已成为大规模数值计算领域的常用算法之一。本文将非重叠区域分解算法引入到大地电磁法二维正演模拟中。首先将整个求解区域分解为多个互不重叠的子域,子域之间共享边界元素;然后对每个子域采用有限差分进行离散,并采用Schur补偿算法将子域和共享边界的求解方程解耦为两个独立的线性方程组;最后,利用直接分解算法对上述方程组进行求解,实现了大地电磁法二维正演。该算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通过多个地电模型的对比试算(与成熟的REBOCC算法进行对比)得到了验证。此外,本文还统计分析了采用不同子域分区方式和分解个数时的计算耗时,结果表明子域分区的方式对计算效率影响不大,但子域分解个数的影响则较大,进行区域分解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子域个数。

    • 河南平原区天然地热流体同位素特征对其成生环境的揭示

      2019, 19(25):33-37.

      摘要 (691) HTML (0) PDF 1.23 M (4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河南省东部平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不同构造单元、不同时代的天然地热流体,其水化学特征及成生环境有较大差异。本次采用稳定同位素数据研究地热流体来源、迁移特征;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数据,研究地热流体年龄。结果表明:①河南平原区地热流体主要源于大气降水且多为滞留古水;②不同时代热储之间水力联系微弱;③同时代热储赋存的地热流体年龄,山前区远小于平原区,揭示其由山前向平原迁移。

    • 地面湿度对雷暴云电过程影响

      2019, 19(25):38-47.

      摘要 (853) HTML (0) PDF 6.41 M (4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分析了南京地区2002年至2011年(共10年)闪电和地面相对湿度的卫星观测资料,分析表明:闪电密度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为了进一步研究相对湿度对雷暴云起电和放电的影响,本文采用二维雷暴云起、放电数值模式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云滴数目增多,上升风速增强;当相对湿度增加时,较大的上升气流和云水含量有助于产生更大尺寸的冰晶和霰粒子;较大的云滴、霰和冰晶通过非感应起电和感应起电机制促进电荷分离;当相对湿度从60%增加到90%时,总闪数增加,并且只有当相对湿度高达90%时,才能产生地闪。整体而言,相对湿度越大,对流活动更快更强,促进了雷暴云初始起电和放电。

    • 基于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归一化希尔伯特变换的神经网络储层流体识别

      2019, 19(25):48-57.

      摘要 (728) HTML (0) PDF 7.52 M (5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震资料的瞬时属性包含丰富的地质信息,可用于储层流体的识别。希尔伯特-黄变换目前在地震资料的瞬时属性提取中呈现出了很大的优势,但是该方法中存在模态混叠、频率误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基于此,本文引入了基于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归一化希尔伯特变换的改进方法有效提取地震资料更具物理意义的瞬时属性。其次,为了提高储层含气性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选取瞬时频率和瞬时振幅构建分频剖面模型,对目标区域的储层特性和含气特征进行描述。再结合测井资料,运用有监督的神经网络实现对储层含气性的自适应高精度识别。实例研究表明,基于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归一化希尔伯特变换的前向反馈神经网络方法能够根据某一区域地震数据有效预测该区域储层的含气状况。

    • 山西晋祠泉复流——地球物理应用研究

      2019, 19(25):58-67.

      摘要 (818) HTML (0) PDF 5.94 M (4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94年晋祠泉断流后,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千古名泉能早日重现昔日风采,晋祠泉复流工程由此提上议程。明仙沟位于晋祠泉西北侧,是复流工程最重要的研究区之一。因此,查明重点区域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最佳岩溶水补给地点和方法,实现岩溶地下水资源有效补给成为本项目的重要课题,地球物理方法是研究该课题的一种重要手段。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探测深大断裂结构特征、基底构造及其影响范围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高密度电法对150m以浅的次级断裂、地下水水位、基岩面和岩溶发育情况识别度高;充电法在测定地下水流向和流速,查明明仙沟与晋祠泉水力联系方面优势明显。根据三种地球物理方法的特点及测区实况,确立了上述三种地球物理方法联合勘查的策略。音频大地电磁法与高密度电法反演所得电阻率断面图显示的主要断裂构造与该区1:50000地质图吻合得很好,边山断裂响应明显且对边山断裂位置和倾向刻画清晰;高密度电法不同测线对相同地质体反映的一致性增加了解释的可信度;三种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勘查表明明仙沟与晋祠泉之间存在较好的水力联系,为该区生态补水工程选址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 基于随机森林的浊积岩储层预测方法

      2019, 19(25):68-74.

      摘要 (762) HTML (0) PDF 8.79 M (4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2D,3D高密度电法探测断层效果及其应用

      2019, 19(25):75-82.

      摘要 (759) HTML (0) PDF 3.81 M (4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工程项目开展之前,查明工区断层分布情况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目前主要利用2D高密度电法进行探测,本文增加了3D高密度电法进行对比分析。为了验证2D、3D高密度电法探测断层的有效性以及了解断层的响应特征,建立了正、逆断层两种模型,利用有限元法正演以及最小二乘法反演,对比不同模型之间反演结果的差异性,最后利用野外实例做进一步的分析验证。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探测断层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但是对逆断层的探测效果明显好于正断层;3D高密度电法得到的数据量丰富,反演深度大,结果也更接近理论模型。野外实测资料进一步验证了模拟结果,所得到的结论对断层的探测以及解释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基于叠前反演的神经网络孔隙度预测技术—以南川地区为例

      2019, 19(25):83-89.

      摘要 (878) HTML (0) PDF 4.91 M (4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孔隙度是海相页岩气富集高产一个重要因素,获取孔隙度平面特征是优选页岩储层“甜点区”的一个关键环节。应用叠前反演技术以及概率神经网络技术定量预测南川地区孔隙度,首先在叠前反演过程中,做好道集预处理、地震标定、子波提取,低频模型建立关键技术质量控制,获取高精度叠前反演成果;其次在概率神经网络学习训练过程中,做好交叉验证分析,优选地震属性。有效预测了南川地区孔隙度发育特征,为页岩水平井部署、钻探及区域综合评价提供资料基础。

    •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旱谷地料场岩溶发育特征及工程效应

      2019, 19(25):90-97.

      摘要 (756) HTML (0) PDF 6.20 M (6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巧家县旱谷地石灰石料场岩溶总体不发育,但开挖揭示有较大岩溶管道,查明岩溶发育的规律对料场下一步开采布局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料场及其周边的实地调查、钻孔揭露及物探,对地下岩溶以及地表岩溶分布特征及位置进行统计,结合构造、岩性、水文以及地貌等地质特征对岩溶发育机理进行分析讨论,认为特殊水文条件下可以在岩溶发育较差地区发育岩溶异常带”。主要结论如下:(1)巧家旱谷地斜坡由于地表支沟发育,地表水无法聚集,地表岩溶不发育;(2)料场上方缓坡平台后缘有一断层泉,流量约1.8L/s,泉水出露后又在该平台渗入地下,使得料场区地下岩溶较地表发育;旱谷地平台后缘保存有菩萨洞和蝙蝠洞,为当时溶洞的出口;(3)地下岩溶通道首先在普家村平台断层泉渗入地下,沿中梁子沟发育切层陡倾坡外的“垂直”管道,直径约12m,在1400m高程,顺层发育水平管道(层控),并在大弯子沟右岸菩萨洞及蝙蝠洞岩溶水排出地表;随着旱谷地台面的抬升,现今岩溶管道仍然以垂直管道向金沙江谷底方向排泄,出口在巧家县城龙潭一带;(4)由于管道及其附近塌陷及溶洞角砾、次生泥充填,危岩垮塌严重,不能满足石料质量要求,料场区有用料储量减少10-15%左右。

    • >R医药、卫生
    • 两种方法建立大鼠骨性关节炎模型中软骨细胞变化比较

      2019, 19(25):98-104.

      摘要 (718) HTML (0) PDF 1.96 M (4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比较常规手术法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预法构建大鼠骨性关节炎模型的差异,探寻骨性关节炎前期动物研究中简捷有效的模型建立方法。通过选取36只SPF级SD大鼠雄性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Control group)、假手术组(Sham-operated group)、手术组(Operated group)和TNF-α干预组(TNF-α group),4周后取材,培养提取的各组原代软骨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处理后对软骨细胞活力的影响;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炎症因子MCP-1、MMP9及ICAM1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 MTT法检测提示经各组不同方法处理后软骨细胞活力未见明显改变,TUNEL法检测结果提示:各组之间相比较统计分析后,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和TNF-α干预组软骨细胞凋亡率较高(P<0.01),手术组和TNF-α干预组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和TNF-α干预组处理后,软骨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手术组和TNF-α干预组之间分别比较,软骨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变化(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分别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较,手术组和TNF-α干预组软骨细胞MCP-1、MMP9及ICAM1表达水平增高(P<0.01),手术组和TNF-α干预组之间各指标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给予TNF-α干预可促使软骨细胞凋亡率及炎症因子指标增高,其对软骨细胞的影响与手术组相似,可成为一种简捷有效的大鼠骨性关节炎模型建立方法。

    • >TB一般工业技术
    • GARTEUR飞机模型的模态试验与模型修正技术

      2019, 19(25):105-111.

      摘要 (863) HTML (0) PDF 1.96 M (4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获得精确的结构动力学模型,需要对结构动力学模型进行修正与确认。首先,采用相位共振/相位分离一体化技术对模型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其次,提出一种设计参数的灵敏度分析方法,根据工程经验、误差定位技术以及灵敏度分析技术调整动力学模型的建模细节,以试验与仿真结果的模态频率误差为目标函数,研究了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多岛遗传算法等三种算法的修正效果,最终选择多岛遗传算法进行动力学模型修正研究。最后,引入三级质量标准来评估模型修正质量。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具有复现与预测响应水平的能力,证明本文所提出修正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铁酸铋负载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2019, 19(25):112-117.

      摘要 (729) HTML (0) PDF 1.83 M (4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降解工业废水,制备了铁酸铋负载石墨烯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废水降解中。制备氧化石墨烯和铁酸铋,在水热反应釜中,通过水热法制备铁酸铋负载石墨烯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发现铁酸铋负载石墨烯复合材料衍射峰强度和铁酸铋相比向低位移动,说明复合材料被还原;铁酸铋纳米颗粒较均匀地分布于石墨烯表面上,说明铁酸铋负载石墨烯复合材料可有效结合铁酸铋与石墨烯。将制备材料应用于工业废水降解中,结果表明:降解5个月后,复合材料表层出现孔穴,降解10个月后,复合材料孔穴增加,有粗大的纤维裸露;经铁酸铋负载石墨烯复合材料降解后,废水pH值、COD值以及色度均明显降低;工业废水在400 nm处出现吸收峰,在光催化时间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吸收峰逐渐降低,反应150min后,吸收峰基本消失,水样色度也显著降低;制备复合材料降解率和反应速率常数最高;铁酸铋负载石墨烯复合材料在经多次使用后仍可保持很高的降解率。可见制备复合材料有助于工业废水降解,有更高的光催化性能,稳定性很高,可承受长时间多次循环使用,可将其应用在工业废水降解环境中。

    • >TD-TF-TG矿冶工程
    • 新疆哈密大南湖矿区七号矿井3煤顶板突水危险性预测

      2019, 19(25):118-124.

      摘要 (759) HTML (0) PDF 3.22 M (4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大南湖矿区七号矿井的水文地质资料,本区可划分为一个隔水层和三个含水层;首采区瞬变电磁勘探划分出顶板相对富水区,结合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使用“三图—双预测法”对矿井3煤顶板突水危险性分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矿井西北部顶板发生突水的危险性大;中部及北部大部分区域发生突水的危险性较大;东部和西南部为相对安全区,并根据此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 曹家滩煤矿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2019, 19(25):125-129.

      摘要 (849) HTML (0) PDF 4.38 M (6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煤层采后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是影响矿井涌(突)水的主要因素之一。论文以曹家滩煤矿综采条件为背景,运用FLAC3D软件,模拟分析了固定采高情况下采宽、采深、推进速度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影响,揭示了曹家滩煤矿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研究表明,曹家滩煤矿2-2煤层在采高6 m的条件下,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与工作面采宽、采深成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与工作面推进速度呈负相关关系,最终确定曹家滩煤矿2-2煤层的裂采比为27.8倍。研究成果对矿井防治水工程设计及采煤保水有重要指导意义。

    • >TE石油、天然气工业
    • 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页岩气井压裂液产出规律分析

      2019, 19(25):130-134.

      摘要 (997) HTML (0) PDF 578.20 K (5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大数据的筛选和分析对影响页岩气井生产的26个因素进行得分排序,得出影响页岩气气井压裂液产出率的主控因素为地质储量、平均单段砂量、孔隙度、A靶点和B靶点深度。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气井压裂液产出规律预测数学模型,计算表明,压裂液产出率的预测值与实际生产数据相比,预测精确度在90%。

    • 裂缝性稠油油藏动态渗吸实验研究

      2019, 19(25):135-142.

      摘要 (804) HTML (0) PDF 2.03 M (4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渗吸是指一种润湿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置换出另一种流体的过程,对于裂缝性油藏来说,渗吸是其重要的采油机理。为了研究动态渗吸的作用机理和效果,本文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裂缝性稠油油藏动态渗吸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裂缝宽度对渗吸效果影响显著,裂缝宽度越大,渗吸效果越好;端面封堵减少了岩心与注入流体的接触面积,渗吸的接触面积减小,导致渗吸效果变差,渗吸采收率及速度都降低;原油粘度会对渗吸效果产生影响,原油粘度增大,渗流阻力增大,导致渗吸效果差,当温度升高至90℃时,原油粘度降低,渗吸阻力小,采出程度增大;注入速度也会对渗吸效果产生影响,存在最优值,0.5ml/min的速度注入时动态渗吸的采收率最高;在动态渗吸实验中,传统的静态渗吸无因次标度模型也能够较好的标度动态渗吸数据,因此采用标度模型预测裂缝性稠油油藏的渗吸采收率也是合理、可行的。由此可见,动态渗吸采油能够充分利用裂缝和岩石基质之间渗透率的差异,将岩石基质中的原油采出,增大原油采收率,改善开采效果。

    • 南海流花海域钻井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计算分析

      2019, 19(25):143-148.

      摘要 (798) HTML (0) PDF 2.90 M (4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准确确定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并维持钻井过程的井壁稳定成为制约南海海上油气开发目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该问题,基于流花海域LH20-2油田各已开发井的声波时差及其它测井数据,利用Eaton法对该构造的孔隙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预测。此外,对该地区地层的破裂压力和坍塌压力随井斜角和方位角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最终得到了各井段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结果表明,油田孔隙压力分布范围在0.98-1.05g/cm3之间,处于正常压力系统内。并且得出,拟开发井直井段和水平段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依次是1.07-1.10g/cm3和1.22-1.25g/cm3。此研究可以为南海LH20-2油田拟开发井钻井液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 新型三分支环腔式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设计及数值模拟

      2019, 19(25):149-156.

      摘要 (852) HTML (0) PDF 6.40 M (4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平井作为一种先进的钻井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各种复杂的油气藏中,但水平井在开采底水油藏时面临着底水脊进的主要问题,早期的控制流入装置(ICD)和现在的自适应控制流入装置(AICD)通过均衡流入剖面控制底水脊进对水平井开采的影响,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流道型AICD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三分支环腔式新型AICD控水装置并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该装置结构简单,且能够自动识别油和水,并根据油水性质差异对油和水产生不同的压降,并利用ANSYS数模软件,对该装置进行仿真模拟和结构优化,优化结果为分支角为60度,入口个数为3时最优。最后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水流过该装置的压降远远大于油流过该装置时的压降;流体密度,粘度和含水率等参数对压降都有不同的影响,其中粘度的影响最大,密度的影响最小。

    • >TH机械、仪表工业
    • 一种双局域共振型压电声子晶体梁的带隙与振动衰减特性

      2019, 19(25):157-161.

      摘要 (820) HTML (0) PDF 1.34 M (5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在环氧树脂梁上周期性粘贴压电层,并连接含有两个分支的谐振分流电路,构建了含压电分流电路的声子晶体梁结构。使用传递矩阵法(TM)计算压电声子晶体梁的带隙特性,发现这种压电声子晶体梁结构可产生两个局域共振带隙,并且这两个局域共振带隙都可以通过改变电路参数来调节位置和带宽等,这就可以很方便的对两个频段的弹性波的传播进行控制。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计算压电声子晶体梁的振动传输特性,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为压电智能型声子晶体的波传播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 基于浮动定子的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设计及隔振分析

      2019, 19(25):162-167.

      摘要 (893) HTML (0) PDF 2.93 M (3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突破宏微运动平台加速度限制对于微电子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突破加速度限制,基于“宏+微+宏”驱动模式,提出了一种超高加速宏微运动平台。由超高加速度引起的振动通过浮动定子隔离,以保障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超精密定位并获得平台的优越性能。通过搭建基于浮动定子的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理论模型,进行理论分析以探究其振动隔离特性。进一步,在ANSYS软件中宏微运动平台对应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相关瞬态动态仿真分析,对振动隔离进行验证。最后,搭建振动实验平台,在超高加速度下,基于浮动定子的宏微运动平台在频域和时域中振动隔离被验证。研究结果为微电子制造设备升级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 基于改进的暗通道先验去雾辅助导航算法

      2019, 19(25):168-173.

      摘要 (766) HTML (0) PDF 1.59 M (6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经典的去雾算法无法满足车道线检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因此提出一种改进暗通道与边缘检测融合的雾天车道线识别算法。首先对有雾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处理,突出边缘、颜色等有效信息,基于道路先验信息对图像进行感兴趣区域处理,利用暗通道先验算法对静态约束图像进行去雾操作,并通过双边滤波器细化透射率图,得到清晰的去雾图像;然后引入动态约束理念,提取车道线可能存在的区域,借助Sobel算子检测动态约束后的车道线区域,提取车道线边缘点;最后利用Hough变换进行准确的车道线拟合。实验表明,改进的去雾算法得到的图像清晰度与对比度更高,满足了车道线检测的准确性与实时性要求;去雾及车道线检测算法平均处理时间为297.305 ms,满足无人驾驶时间要求。

    • >TM电工技术
    • 基于氮化镓器件的LLC谐振变换器的驱动波形优化及损耗分析

      2019, 19(25):174-182.

      摘要 (695) HTML (0) PDF 3.81 M (5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第三代半导体器件氮化镓器件的逐渐成熟,使进一步提高DC-DC变换器效率成为可能。本文探讨了氮化镓栅极正向阈值电压较小和具有反向导通能力的特性,并针对这些特性设计了新的驱动方式。之后从变换器损耗的角度,提出了基于损耗分析的最小损耗时的死区时间 ,确定了驱动波形的具体参数。并优化设计了主要磁性元件的设计流程以减小涡流损耗。经过Saber仿真软件验证结论后最终给出了设计参数,并制作出了高效率的试验样机,证明了使用新型驱动电路的氮化镓LLC变换器高效、工作稳定。

    • H形直线超声电机振子的结构分析及模态优化

      2019, 19(25):183-190.

      摘要 (823) HTML (0) PDF 5.31 M (4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纵、弯复合模态直线超声电机的基础上,提出并试制了一种新型的直线超声电机。通过解析法确定振子两侧直梁的长度和厚度范围;完成了H形振子的结构设计,确定了振子的柔性支撑方案。利用ANSYS软件对H形压电振子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优化设计结果,试制了原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振子的实测谐振频率为f1=30650Hz;f2=30880Hz与有限元计算的数据有一定的偏差。实测的频率值比有限元计算值要低,其原因是在测试时振子的边界条件与有限元计算时相比发生了变化。

    • 基于感应滤波的高压取电装置谐波抑制方法

      2019, 19(25):191-196.

      摘要 (795) HTML (0) PDF 3.05 M (4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决偏远山村、通信基站、郊区工厂等负荷的供电问题,通过特制的大容量电压互感器(PT)可实现从高压铁塔或架空线路直接取电,从而实现灵活取电、就地供电的要求。取电装置的负荷中,含大量非线性负荷,而取电装置直接接入高压输电线路,必然在线路中注入一定的谐波。本文以110 kV输电线路的单相PT取电装置为对象,考虑接入负荷类型及容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感应滤波的高压取电装置谐波抑制方法。首先对110 kV输电线路单相PT取电装置的引下线及塔型布置方案、谐波源负荷情况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得到取电装置注入电网的谐波含量与取电装置容量的关系,进而确定取电装置接入电网的容量限值。分析了基于感应滤波的单相PT取电装置的拓扑及等效电路,并推导了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传递函数,设计了感应滤波绕组和调谐装置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感应滤波及其调谐装置对不同谐波成分均有良好的衰减效果。可见,利用感应滤波对取电装置进行谐波抑制能减小取电装置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技术性。

    • 电压暂降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

      2019, 19(25):197-203.

      摘要 (729) HTML (0) PDF 1.41 M (4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电压暂降的治理效果进行评价,是促进电压暂降治理方案优化的前提与有效手段。本文研究了电压暂降本身物理特性与效果评价的需求,从可靠性、经济性及服务性三个方面提出了反映电压暂降治理效果的评价指标,并定义了“加权平均电压暂降严重程度”这一新概念,给出了指标体系的适用场景。设计了步骤分明的评价模型:通过G1法与熵权法设定组合权重,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评价方法,专家与用户共同修正的指派法确定隶属度将指标模糊化,最后通过重心法去模糊得到最终治理效果得分。通过某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实例验证,本文所提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电压暂降治理效果的综合水平,并能促进治理方案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对电压暂降治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基于H桥级联的半波长交流输电柔性Π形调谐及其仿真分析

      2019, 19(25):204-210.

      摘要 (687) HTML (0) PDF 4.25 M (5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工程实际的应用,本文提出了基于H桥级联的半波长交流输电柔性Π形调谐方案,具体包括两组并联调谐器和一组串联调谐器。调谐器能灵活调节各自的输出,以适应输电系统参数和运行方式等变化。在PSCAD中建立了半波长交流输电柔性调谐等值仿真系统,设计了调谐器的容量、级联单元数、功率模块的直流电容值等关键参数,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柔性Π形调谐的可行性、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对系统参数和运行方式变化的适应性。柔性调谐还具有能灵活补偿系统的功率因数的优点。

    • 基于Spark框架的电网运行异常数据辨识与修正方法

      2019, 19(25):211-219.

      摘要 (712) HTML (0) PDF 2.70 M (4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于电网运行数据具有多源、异构、高维等典型大数据特征,使得传统检测方法已无法实现异常数据高效辨识,因此提出一种基于Spark框架的电网运行异常数据辨识与修正新方法。首先,提出了并行化最小生成树方法对待检测数据进行初始聚类,在此基础上结合并行K-means算法对数据进行二次聚类实现异常数据辨识;然后,在Spark框架下设计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异常数据修正模型,实现对异常数据修正。最后,利用某省调度中心SCADA数据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处理电网运行异常数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电压互感器宽频误差自动测量装置及试验研究

      2019, 19(25):220-224.

      摘要 (711) HTML (0) PDF 1.24 M (4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准确测量电压互感器的宽频误差,本文基于测差原理,运用锁相放大器和LabVIEW技术,研制了一套电压互感器宽频误差测量装置,实现了互感器误差测量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本文介绍了宽频误差测量基本原理及装置整体设计方案,并通过工频误差校准、自校结果比对、频率特性及稳定性等试验,对该装置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与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装置在50Hz~10kHz范围内,其比差测量精度优于5×10-7,角差测量精度优于0.2u rad,且频率响应特性十分平坦。

    • >TN电子技术、通信技术
    • 基于激光雷达的无人机违规航行轨迹数据自动捕获方法

      2019, 19(25):225-230.

      摘要 (767) HTML (0) PDF 1.66 M (4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对无人机违规航行轨迹数据捕获的精度和实时性低的问题,通过激光雷达研究了一种新的无人机违规航行轨迹数据自动捕获方法。建立激光雷达信号和目标场景作用过程模型,将每束激光在目标场景表面的映射部分当成激光脚印,完成对激光束相应激光脚印的响应函数和激光雷达发射信号的时间分布函数的卷积计算,获取激光脚印相应目标区域和激光雷达信号作用后反馈的回波信号。依据反馈的回波信号建立单次成像回波峰值点轨迹分布模型,获取无人机航行轨迹数据。针对无人机实际航行轨迹和预定义航行轨迹,采用优化的距离公式MHD进行轨迹数据匹配程度衡量,按照经验设定阈值,若匹配度值超过阈值,则认为实际轨迹与预设定无人机航行轨迹不匹配,将相应实际轨迹当成无人机违规航行轨迹,对违规航行轨迹数据进行捕获。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及时检测处无人机违规航迹,报警时间比其它方法时效性高;所提方法捕获的无人机违规航行轨迹数据与真实数据偏差小。可见所提方法实时性与精度均较高。

    • 基于串扰判决反馈信道均衡算法的语音通信系统设计

      2019, 19(25):231-237.

      摘要 (658) HTML (0) PDF 2.67 M (3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由于语音通信受到通信信道的快速时变衰落和码间干扰的影响,导致信道不均衡,降低了语音通信质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串扰判决反馈信道均衡的语音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横向滤波器进行电磁干扰滤波器设计,其次利用语音通信信息传输信道频率特性的逆大于信息自身带宽的特征,通过调整均衡器参数进行,进行串扰判决反馈设计,结合信道自适应均衡处理技术,进行强干扰环境下语音通信信道均衡,以达到语音通信系统的优化。该语音通信优化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模块两个部分构成。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语音通信优化系统具有较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滤波性能较好,输出信噪比高,通信距离远、通信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

    • 基于改进空气介质及钢筋埋深度测试法地质雷达自校方法

      2019, 19(25):238-243.

      摘要 (655) HTML (0) PDF 1.46 M (4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地质雷达在工程中的广泛运用,物探结果逐渐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变,因此地质雷达准确的测量精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探寻简单的、可操作的校核方法,在已有的规范基础上,通过改进空气介质法、钢筋埋深深度测试法,对不同分辨率的地质雷达天线进行了校准检定工作。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两种评定方法测得的地质雷达示值误差及变异系数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可见该两种方法满足地质雷达的校核精度要求,且方法简单科学,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地质雷达校核工作。

    •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的爬壁机器人路径跟踪双环滑模控制

      2019, 19(25):244-249.

      摘要 (746) HTML (0) PDF 1.94 M (5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爬壁机器人路径跟踪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双环滑模控制算法。该算法是以建立的爬壁机器人运动学模型为基础,设路径跟踪偏差信息为滑模切换函数,结合backstepping思想设计了控制率,通过Lyapunov函数验证其稳定性,实现了外环位置和内环姿态的准确跟踪。对于环境的不确定性,采用提高内环增益大于外环的方法解决。将设计的双环滑模控制器与一般滑模控制进行轨迹跟踪仿真比较,并对直线轨迹跟踪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路径控制器能较快达到零误差跟踪,整个控制过程和过渡过程准确且平滑,所以该算法可有效提升爬壁机器人工作水平。

    •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室内地磁信号处理分析

      2019, 19(25):250-255.

      摘要 (713) HTML (0) PDF 2.79 M (4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利用Hilbert-Huang变换(HHT)处理分析室内地磁信号的方法。介绍HHT原理与方法,设计出一种室内地磁信号采集平台,对实际测量的室内地磁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D),对分解后的固有模态函数(IMF)做了频谱和时频剖析,最后将经过HHT处理的原始信号进行重组。结果表明,HHT能用于描述室内地磁信号的非线性时变特征,为室内地磁信号的处理分析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 基于差分GPS的局部区域无人车路径跟踪算法

      2019, 19(25):256-261.

      摘要 (788) HTML (0) PDF 2.74 M (4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确保无人车在弯曲度变化较大的路径上运行的平稳性及速度变化的连续性,基于差分GPS定位导航系统,综合考虑前视距离、速度和弯曲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ure Pursuit算法。首先,通过差分GPS对局部区域内的路径信息进行采集,基于NMEA协议对GPS接收机输出数据进行坐标转换;其次,结合车辆运动学自行车模型与Pure Pursuit改进算法进行路径跟踪。试验结果表明,无人车以30 km/h的最高车速与5 km/h的最低车速跟踪既定路径时,最大横向跟踪偏差相比既有算法降低55.4%,平均横向跟踪误差相比既有算法降低23.98%,达到了较好的跟踪效果。

    • 基于遗传与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系统结构分解

      2019, 19(25):262-267.

      摘要 (878) HTML (0) PDF 998.85 K (5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对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系统进行分解,采用一种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的混合优化算法对系统进行分解的方法。混合优化算法兼具两种算法的优点,相对于采用单一优化算法,收敛速度更快且精度更高。对控制系统的输入进行分组可以有效消除系统输入之间存在的耦合,平衡各子系统之间的通信负担,因此对控制系统进行输入分组,可以完成对系统的结构分解。本文定义了一个系统拆解目标函数对输入分组问题进行求解,并通过对热镀锌生产线控制系统中的部分输入进行分组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柔性姿态估计和时空特征结合的乒乓球动作视频片段关键帧提取

      2019, 19(25):268-272.

      摘要 (756) HTML (0) PDF 1.56 M (4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在场景复杂的情况下,因无法保证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导致乒乓球动作识别错误,影响关键帧提取性能的问题,将柔性姿态估计和时空特征结合在一起,研究乒乓球动作视频片段关键帧提取问题。依据稠密光流对乒乓球动作视频片段进行分段。对单帧图像人体柔性姿态进行估计,通过可分离线性滤波器时空特征点检测方法对乒乓球动作视频图像序列特征点的检测,将时空特征点当成中心建立时空立方体,提取时空立方体的像素建立时空特征。为了保证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引入时空特征边,得到有时空特征的柔性姿态估计结果。通过直方图相交法求出乒乓球动作视频片段中姿态相似度,计算全部姿态的Hog间差异度,构成差异度矩阵。在当前帧姿态差异度超过阈值的情况下认为当前帧为关键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针对不同场景的保真率与压缩率一直高于0.7,处于较高水平;主观评价结果好,可提取合理关键帧。可见所提方法对复杂场景的关键帧提取性能优,主观与客观评价结果好。

    • 基于颜色和纹理特征融合的马铃薯分级方法

      2019, 19(25):273-279.

      摘要 (711) HTML (0) PDF 4.81 M (4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马铃薯分级主要依靠人工完成,而对马铃薯的自动分级研究主要是对形状和大小进行初步分级,为了更好地对马铃薯进行精细化分级,提出一种颜色和纹理特征融合的分级方法,将马铃薯按色泽、损伤和蔫坏程度进行分级。首先提取马铃薯图像的马铃薯的HSV颜色特征,采用小波变换提取纹理特征,对两特征进行特征融合,然后通过对比SVM分类器采用不同核函数的分级精度,选择了分级精度较高的RBF核函数,最后模拟生产线上的马铃薯分级环境进行试验。实验结果为:能够将马铃薯按色泽、损伤和蔫坏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分级准确率达到97.67%,每帧图像的平均处理时间为1.0s。该方法可用于马铃薯的精确分级,有利于提升马铃薯的质量和商品化速度。

    • 1990-2017年菲律宾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2019, 19(25):280-287.

      摘要 (663) HTML (0) PDF 2.04 M (5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菲律宾作为农业大国,其耕地格局变化关系到整国的粮食产量,影响粮食安全。结合菲律宾耕作制度与作物特点,利用植被指数、水体指数、耕地归一化指数提取旱地水田,并采用耕地指数及耕地变化指数从国家、区级两层面上分析了1990-2017年菲律宾耕地时空变化特征,选取复种指数对耕地利用格局进一步讨论。结果表明:①27年间,耕地(旱地水田)呈增长趋势,旱地、水田分别增长了23.47%、25.96%,水田旱地比例由73.99%上升至75.49%。②菲律宾耕地具有整体分散,区域集中的分布特征,呈沿原有耕地向四周扩展的变化趋势。③1990、2017年复种指数均大于200%,表明菲律宾耕地集约化程度较高。这与菲律宾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的优越性以及种植作物特点关系密切。④1990-2017年,菲律宾人均耕地面积减少26.5%,粮食产量无法自给自足,另外菲律宾旱地水田空间分布过于集中,不利于粮食流通与供应。菲律宾政府应先解决土地分配问题,发展规模农业、科技农业,保证粮食市场流通顺利,尽量避免粮食危机问题加重。

    • >TU建筑科学
    • 基于振型分解法的磁流变液夹层梁动力特性分析

      2019, 19(25):288-294.

      摘要 (641) HTML (0) PDF 3.28 M (3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准确地模拟磁流变液夹层梁在不同磁场强度及作用位置下的振动特性,获得其阻尼变化规律,对于磁流变液复合结构的动力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ABAQUS 的Frequency 与Modal dynamics振型分解求解方法,研究了填充了两种磁流变液的双层铝条夹层梁在不同条件磁场作用下的自由振动特性。结果表明: 采用振型叠加法可以简单、有效地实现对磁流变液夹层梁构件自由振动过程的模拟; 基于Cohesive单元构建的磁流变液阻尼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地获取磁流变液夹层梁在自由振动过程中的模态及其运动状态; 可见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可将结构阻尼和材料阻尼分离,达到深入剖析试验结果的目的。该方法可用于磁流变液复合结构在不同激振条件下的动力响应的模拟分析。

    • 循环荷载作用下高强螺栓端板节点抗震耗能性能

      2019, 19(25):295-301.

      摘要 (763) HTML (0) PDF 2.74 M (3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高强螺栓端板节点的抗震耗能性能,进行了7个连接件的循环加载试验,分析了钢管和螺栓的两种典型破坏模式以及钢管柱壁厚、螺栓直径、螺栓孔横向间距、螺栓个数,以及钢管柱截面尺寸对连接件耗能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强螺栓端板连接件的破坏模式与钢管管壁厚度和螺栓强度有关;增大钢管柱壁厚、螺栓直径和截面尺寸以及增加螺栓个数和减少截面尺寸均能提高节点的耗能能力,增大钢管柱壁厚对节点的耗能性能的提高最为显著。

    • 浆锚搭接预制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

      2019, 19(25):302-307.

      摘要 (775) HTML (0) PDF 4.91 M (5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浆锚搭接预制混凝土短柱在不同轴压比和纵筋配筋率等因素下的抗震性能,在已有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设计并建立了5组不同的试件,对比各个试件的破坏模式、滞回性能、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指标。结果表明:各试件都为压弯破坏,裂缝的分布形态主要表现为左右两侧的水平裂缝和前后两侧的弯剪裂缝;随着轴压比的增大,预制混凝土短柱的承载力呈现增长趋势,延性性能逐渐降低;随着纵筋配筋率的提高,预制混凝土短柱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逐渐增大。

    • 晋西超固结黄土与正常固结黄土力学分析

      2019, 19(25):308-312.

      摘要 (692) HTML (0) PDF 2.16 M (3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土前期的固结压力不同导致黄土有不同的固结特性,前期固结压力大于上覆土压力的土称为超固结土,前期固结压力等于上覆土压力的土称为正常固结土。超固结黄土和正常固结黄土是工程中常见的两种类型土,不同固结类型的黄土其力学性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黄土相比于其它类型的土来说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因此通过在现场原位取点通过室内试验来探究晋西超固结黄土与正常固结黄土力学上的差异,研究超固结黄土与正常固结黄土的天然密度、含水率、压缩模量和剪切强度,来探究两种固结类型黄土的力学差异。

    • 海藻酸钠对泡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2019, 19(25):313-317.

      摘要 (651) HTML (0) PDF 1.98 M (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海藻酸钠溶液的温度和掺量对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FT-IR和SEM测试技术,分析了海藻酸钠对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以双氧水为发泡剂的体系中,随着海藻酸钠溶液掺量的增加,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添加适量的海藻酸钠,可降低发泡孔径、促进水泥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的水化以及增强了孔壁的密实度,从而使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 多因素对聚合物水泥基功能梯度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2019, 19(25):318-324.

      摘要 (744) HTML (0) PDF 1.05 M (4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功能梯度混凝土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问题,研究了多因素(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硅粉掺量、聚丙烯酸酯乳液)作用对聚合物水泥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对聚合物水泥基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并加以定量化表征,提出了多因素共同作用影响聚合物水泥基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的偏最小二乘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在试验拟定的影响因素中,聚合物水泥基混凝土抗压强度存在最大值,各因素对聚合物水泥基功能梯度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以水胶比最大,其次是聚丙烯酸酯乳液、粉煤灰掺量,硅粉掺量最小。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为水胶比0.22、粉煤灰掺量25%、硅粉掺量5%、聚丙烯酸酯乳液6%。

    • >TV水利工程
    • 土岩复合地层深基坑变形时空效应分析

      2019, 19(25):325-333.

      摘要 (1133) HTML (0) PDF 5.46 M (4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难度大,自身变形风险高,受扰动的周边地表沉降风险和建筑物破坏风险突出,而基坑变形的时空效应又是识别和控制上述风险的基础信息数据。为此,本文以某市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施工为例,研究土岩复合地层深基坑变形时空效应的特征与规律,为控制基坑自身风险和周边环境风险提供依据。首先,分析该基坑的地质条件及其土岩复合地层条件下的基坑变形模式;然后,利用Midas GTS NX有限元模拟软件,对该基坑土方开挖进行模拟,利用模拟位移云图描绘该基坑变形的动态演变过程和时空效应特殊性;利用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进一步总结和分析土岩复合地层深基坑变形时空效应的特殊性。本文对类似条件基坑工程施工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U交通运输
    • 饱和软黄土地层降水及引起周边环境沉降特点 ---以西安地铁5号线为例

      2019, 19(25):334-340.

      摘要 (776) HTML (0) PDF 2.95 M (5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西安地铁5号线某区间工程为背景,根据现场施工过程情况及监测数据,研究了饱和软黄土地层的降水特性及其引起周边环境沉降特点。研究结果:饱和软黄土地层工程性质差,施工风险高,地下水处理是施工首要条件,降水是处理饱和软黄土的重要手段;饱和软黄土地层降水影响范围大,周边环境沉降较大,平均每降水1 m,约产生10 mm沉降;降水突变影响区内地层累计沉降及差异沉降均较大,但非降水突变影响区呈整体性、均匀性沉降,差异沉降较小;降水前期,临近建筑物沉降速率大于地面沉降速率;饱和软黄土地层的失水固节持续时间较长,其主要失水固节沉降时间一般大于1.5个月。

    • 动态环境下的车用材料腐蚀试验方法及分析方法

      2019, 19(25):341-350.

      摘要 (646) HTML (0) PDF 7.59 M (3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汽车在动态工况下行驶路线、里程数、动态气象因素、气相污染物、驾驶习惯等诸多因素对车辆腐蚀的影响,研究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选取热轧酸洗钢板作为标准板,首先分别采用称量法和ICP法计算失重率,探讨两种方法对金属腐蚀行为准确度的影响;其次,采用失重法和灰度图像识别分析动态工况和气候因子对金属腐蚀量的影响;最后,探讨数据挖掘的方法应用于动态路况下的腐蚀量数据和气候环境数据,建立动态工况环境中标准样板腐蚀强度可视化模型,分析各因素对腐蚀的影响权重。试验数据分析及验证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测试准确性,对于全面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动态工况对整车腐蚀行为影响具有指导意义。

    • 螺旋型隧道火灾蔓延规律及人员安全疏散规划

      2019, 19(25):351-357.

      摘要 (750) HTML (0) PDF 2.54 M (4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特殊线型的螺旋隧道中火灾蔓延规律,提出人员安全疏散规划,本文基于数值模拟软件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 ,以典型螺旋隧道—咪的村隧道为例,模拟20MW火灾模式下,临界风速通风时螺旋隧道上行、下行隧道发生火灾后的火灾蔓延情况,重点分析螺旋隧道内温度和烟气浓度的纵向分布。根据模拟结果提出螺旋隧道火灾模式下人员安全疏散规划,进行咪的村隧道人行横通道设计校验。结果表明,螺旋隧道发生火灾时,人员的逃生方向与隧道上、下行及人员所处位置有关,应按照火灾蔓延烟气流动规律,有序的向更易撤离方向逃生;根据模拟结果,建议以900s作为螺旋隧道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经校验咪的村螺旋隧道人行横通道设计距离满足人员安全疏散要求。

    • >V航空、航天
    • 飞机燃油导管柔性接头泄漏量计算分析

      2019, 19(25):358-363.

      摘要 (840) HTML (0) PDF 3.45 M (4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密封圈缺损导致的飞机燃油导管柔性接头泄漏情况,并建立工程设计可用的泄漏量计算方法,通过分析和推导的方法发展了飞机燃油导管柔性接头泄漏量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所发展的柔性接头泄漏量计算方法适用于工程设计;在柔性接头缺失一个密封圈或密封圈均匀磨损的情况下,只有当缝隙段的间隙极小或密封圈磨损程度较小时,泄漏量才会随缝隙段间隙的增大有较大变化,当间隙大于一定值或密封圈磨损超过一定程度后,泄漏量几乎不再变化;柔性接头内外压差越大时,泄漏量越大;柔性接头缝隙泄漏量是各缝隙段流阻共同作用的结果,间隙值最小的缝隙段对泄漏量的影响能力最强。

    •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一株烃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耐盐机制

      2019, 19(25):364-373.

      摘要 (809) HTML (0) PDF 3.65 M (6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与工业经济的发展,石油的开采量也在逐年提升,在其开采以及加工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较高盐分的含油废水难以处理,因此对高耐盐度烃类降解菌的筛选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从新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以柴油为唯一碳源的耐盐菌株HX-2,通过生理生化特征、菌体形态观察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HX-2属于红球菌属(Rhodococcus),该菌株可耐受的最高盐度(NaCl)和柴油浓度分别为10%和8000mg/L。菌株生长及降解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7.0和25℃,在盐度为5%以内、pH为7.0、温度为25℃、菌种投加量为2%的条件下, 初始浓度为4000mg/L的柴油经4d降解后,去除率均超过50%以上且盐度为10%仍有10.3%的降解率。对其耐盐机制进行分析表明细胞内相容性物质(甜菜碱)的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甜菜碱的积累是菌株抵抗高盐浓度的主要机制。通过外源添加甜菜碱可以改善菌株在高盐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提高柴油降解率。因此,菌株HX-2是一株在盐渍化烃类污染修复方面极具应用潜力的烃降解菌。

    • 污泥灰修复农田重金属污染土的养分特性

      2019, 19(25):374-378.

      摘要 (653) HTML (0) PDF 3.55 M (4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决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本文采用污泥灰对Pb、Cd污染的农田土壤进行修复处理,通过测试修复前后农田土壤的pH、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肥力、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重金属溶出特性评估了污泥灰添加量对农田重金属污染土环境安全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污泥灰可显著提高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环境安全特性,改善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理化性质,随着污泥灰添加量的增加,污染土的pH、阳离子交换量和土壤肥力显著增加,而Pb、Cd的生物有效性和溶出特性明显降低,当污泥灰的添加量为10%时,污染土中Pb、Cd的浸出浓度低于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限值。因此,污泥灰在修复农田重金属污染土领域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可根据农田土壤实际的污染工况和修复目标,合理选择污泥灰的添加量,保证修复后的农田土壤均满足修复标准。

    • 高浓度有机污染土壤自燃修复技术的影响因素

      2019, 19(25):379-385.

      摘要 (910) HTML (0) PDF 2.23 M (4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燃修复技术即STAR(Self-sustaining treatment for active remediation)修复技术,这种技术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并对修复非水相液体(NAPLs)污染包气带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修复方法。该技术与固体物质的阴燃类似,是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有机污染物附着在土壤含水层介质固体表面,依靠异相氧化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维持污染物的持续燃烧,不需要热量的持续输入。为了探讨高浓度有机污染土壤STAR修复技术的影响因素,缩短煤焦油加热时间,减少二次污染的产生。通过一维模拟柱分别开展了污染物浓度、空气流速、含水率对煤焦油维持阴燃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污染物浓度在80 000 mg.kg-1至110 000 mg.kg-1时,煤焦油可以维持阴燃;当浓度低于80 000 mg.kg-1时,煤焦油不能维持阴燃;随着煤焦油浓度的增大峰值温度出现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平均峰值温度越来越大,平均燃烧传播速度越来越小;空气流速在2 cm.s-1至10 cm.s-1范围内时煤焦油均可维持阴燃,且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大峰值温度出现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平均燃烧传播速度与空气流速间近似呈线性增长关系;含水率的增大对煤焦油维持阴燃没有影响,且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峰值温度出现所需时间越来越长,平均峰值温度和平均燃烧传播速度均有所降低。与污染物浓度和空气流速相比,含水率对加热时间的影响最大。因此,在含水率变化的情况下,应重点关注煤焦油副产物苯、甲苯、二甲苯、萘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

    • 雷达间隔下的侧向跑道运行碰撞风险

      2019, 19(25):386-391.

      摘要 (604) HTML (0) PDF 1.20 M (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磁场环境下工作电压对线板式静电除尘器中同种颗粒除尘效率的影响

      2019, 19(25):392-398.

      摘要 (763) HTML (0) PDF 1.39 M (5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提升线板式静电除尘器(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ESP)的除尘性能,利用Gambit软件构建了ESP网格模型,结合磁场能降低颗粒逃逸率的机理,将磁场引入到ESP中,模拟了同种颗粒的运动轨迹,计算并对比了不同工作电压下的除尘效率。结果表明:磁场的引入可有效提升线板式ESP对同种颗粒的捕集性能,且在低工作电压时更为显著;同一磁场环境下,工作电压对颗粒除尘效率的提升能力由强变弱;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大,颗粒逃逸的数量不断减少,但磁场的相对贡献逐步减小。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科学技术与工程》编辑部恭祝新岁!
亟待确认版面费归属稿件,敬请作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