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3(33).
摘要:摘要: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感知精度低和算法收敛慢问题,引入了信息熵和粒距约束条件进行改进,构造了新的进化学习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信息熵和粒距双约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感知进化算法。该算法将节点感知问题转化为满足约束条件的解空间寻优问题,然后利用粒距和信息熵计算机理对进化算法的搜索能力进行增强,最后通过增强的学习算法对最优的节点坐标进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高效可行,具有更好的抗误差性、较强的收敛性和执行效率,且在节点稀疏时可以获得较好的感知效果。
2013, 13(33).
摘要:土地定级因素权重的确定是土地定级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传统的根据决策者经验确定权重方法主观性强而忽略了定级因素内在的客观性,近来使用的基于粗糙集的综合赋权法在计算客观权重时出现属性权重为0和属性权重值相等的不符合实际的情况,有的使用组合权重确定单因素权重时考虑到的组合情况不够全面。为此结合土地定级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基于粗糙集土地定级因素权重确定新方法,并采用主客观权重集成法得到土地定级因素的综合权重。
2013, 13(33).
摘要:随着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航天测量船自身的电能性能质量问题已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航天测量船供电系统发生接地故障、主配电和分配电板之间的协调不均、高功率雷达开关机、大电流电机切换等有可能发生电能质量问题的特殊实际出发,设计并研制了一套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文中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并通过实际使用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该套系统为分析设备用电规律和装备故障排查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手段。
2013, 13(33).
摘要:对细颗粒含量较高的高液限粉土进行室内掺砂改良试验,以塑性指数、CBR值、含水率、最大干密度作为控制指标,通过不同比例的掺砂量试验,以压实度、CBR值和压缩系数为衡量指标,分析不同掺砂量土样控制指标的变化特点,研究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找出经济合理的掺砂比。
2013, 13(33).
摘要:云南保山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电子探针分析对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主矿体1号矿体中的辉石进行分析并进行晶体化学计算认为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中的辉石主要以锰-铁次透辉石、铁次透辉石为主,个别为次透辉石及锰-钙铁辉石。将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中的辉石与国内一些典型的矽卡岩铅锌多金属矿床中的辉石矿物成分特征及Mn/Fe比值、Mg/Fe比值特征进行对比,认为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属接触交代型钙矽卡岩矿床,矿床纵向分带由地表至深部为Pb-Zn-Cu-Fe矽卡岩分带系列,矿床中的辉石含锰可认为是铅锌矿化的重要标志。
2013, 13(33).
摘要:由于单一调制的低截获雷达信号很容易被敌方截获接收机截获,从信号波形出发,本文提出来一种脉内线性调频、脉间7位巴克码(LFM-Barker)组合调制的低截获雷达信号波形。通过理论推导与数值仿真,分析了该组合调制雷达信号的时频域信号形式,时频域匹配处理特性,模糊函数,时移频移联合参数估计以及低截获特性。结果表明,LFM-Barker组合调制雷达信号具有好的时频特性,高的距离与速度分辨率,提高了雷达信号的低截获性能。
2013, 13(33).
摘要:中二叠统是老挝万象地区的重要含煤地层。经实测剖面与矿区考察:老挝万象地区的中二叠统为一套含火山岩夹煤的陆源碎屑沉积,形成于三角洲、潮坪环境,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南康尚组(P2nk)、南拉组(P2nl )、会辛南组(P2hx)。这3个组的腕足类分属Urushtenia-Monticulfera组合带、Taeniotherus-Costiferina组合带,多数苔藓虫为Hexagonella动物群的主要分子。这3个组的年代地层均属中二叠统。
2013, 13(33).
摘要:高液限土具有多次干湿循环强度趋稳的特点,采用与强度有关的固结压缩理论计算高液限土直接填筑路堤的沉降并不完善。故高液限土路堤自密沉降成为设计、施工的关键。现结合广悟高速公路高液限土直接填筑的工程实践,引入空气率指标,依据土体固、液、气三相物理指标的变化特点和相互关系,获得高液限土直接填筑路堤的自密沉降计算结果,并与分层总和法、积分法及实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该计算方法能获得较好的可靠性
高文静 , 金晶 , 曾武勇 , 董振 , 孟磊 , 高新勇
2013, 13(33).
摘要:本文利用普适积分法、微分法来拟合求解50nm和500nm铁粉在10K?min-1、20K?min-1、30K?min-1和40K?min-1升温速率下的燃烧动力学参数,并确定纳米铁粉燃烧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和最概然机理函数。30种机理函数的计算结果表明,50nm铁粉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数值范围分别为90~130KJ?mol-1和103~108s-1,500nm铁粉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数值范围分别为160~220KJ?mol-1和106~1011s-1,纳米铁粉的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符合Avrami-Erofeev方程,最概然机理积分函数为G(α)=[-ln(1-α)]3,微分函数为f(α)= (1-a)[-ln(1-a)]-2/3。
2013, 13(33).
摘要:雅丹源于维吾尔语,即风蚀槽谷,主要是风的吹蚀作用结合磨蚀作用的产物。青海省开特米里克矿区雅丹地貌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形成物质主要为湖相沉积物,形成原因属于以风的吹蚀作用为主的雅丹地貌类型。另外,气候的干旱、多风以及风化作用强烈为雅丹地貌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分析了开特米里克矿区雅丹体的分布规律及形态特征,以及论证了其形成条件,阐明了该矿区雅丹地貌的形成原因及演化模式。在实测的基础上,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验证了矿区东北部与西南部雅丹地貌形态参数长与宽的强相关性,拟合出长宽比R,并合理地分析了其形态差异的原因。
2013, 13(33).
摘要:地表水污染已成为一个影响公共安全和健康的重要社会问题,而水环境中对人类和生态系统威胁最大的是有机污染物,尤其是有机卤素污染物。目前对城市地表水的研究仅限于常规检测、重金属、无机盐和有机污染物,而对水体中卤素污染物的种态及化学组成的研究却鲜有报道。这篇文章主要针对地表水中的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研究其在国内外的检测方法、含量及分布规律,为更好的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提供有力的根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3, 13(33).
摘要:为了探索理想的自锚式悬索桥缆索体系以提高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以吉林某自锚式悬索桥为工程实例,设计另外两种不同缆索体系的自锚式悬索桥。运用自振特性的研究方法对其自振特性进行分析;运用时程分析方法,对其自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锚式悬索桥采用内倾式空间缆索体系时,结构的侧弯及扭转频率增大,对动力特性有利;采用外倾式空间缆索体系时,结构的侧弯及扭转频率减小,对动力特性不利;在纵向地震波作用下,外倾式与平行缆索体系的结构响应更小;在横向地震波作用下,内倾式与平行缆索体系的结构响应更小。
2013, 13(33).
摘要:针对无线传感网络中节点定位的快速计算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OPC的高速IIR滤波器的实现方案,介绍了NiosⅡ软核处理器的组成原理和二阶IIR数字滤波器的实现算法,详细论述了滤波器各功能模块的实现原理,以及各模块间的数据控制,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滤波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本文设计的IIR滤波器滤波效果较好,运算速度高,具有较高的硬件资源利用率。
2013, 13(33).
摘要:以大功率LED光源的稳光强输出为目标,构建了高精度能见度仪发射系统,实现大功率光源的稳定输出。光功率控制电路以光源的一束散射光为反馈信号,采用集成电路和高精度器件构建调理与控制电路实现电流的动态调节;恒温控制电路采取并行电路扩展,实现对光源器件和关键电路器件的温度监测与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发射器输出光强的相对误差接近1‰。
2013, 13(33).
摘要:双向有源桥式电路、谐振类电路等拓扑由于不满足“直流小纹波”特性,因而无法应用开关电路等效法、状态空间平均法等最常用的方法来得到其小信号模型。要得到此类拓扑的小信号模型,必须采用其它的建模方法。扩展描述函数法[1]基于谐波平衡理论,将变换器中重要的交流成分作为主体,对其进行分析,进而得到变换器的近似等效小信号模型,十分方便简单。本文基于扩展描述函数法,针对上述电路拓扑分别进行了小信号模型的理论推导。仿真软件交流扫描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理论结果相符。
2013, 13(33).
摘要:基于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的模型不准确或者量测噪声多变所产生的滤波发散问题,研究了自适应渐消卡尔曼滤波对于滤波发散的抑制作用,文章提出一种利用新息协方差估计值和量测值实时自适应计算渐消因子的方法,用它调节卡尔曼滤波方程中预测误差协方差阵和增益矩阵,调整历史新息和当前新息的权重达到抑制滤波发散的目的。该算法能有效减少严格收敛判据推导渐消因子的计算量和限制条件,有效利用了当前新息值。仿真验证表明,提出的算法能有效抑制滤波发散,并且比常规卡尔曼滤波效果更佳。
2013, 13(33).
摘要:建立二维篦齿模型,基于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多种工况的计算,从分析齿腔内流场研究不同齿顶边缘以及齿顶倒角半径大小变化对封严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分别改变篦齿前后边倾斜角度确定篦齿最佳倾斜度。将计算数据和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变化规律一致,误差较小.研究表明:齿顶倒角半径是影响篦齿封严效果的重要因素,倒角半径小于0.07mm时,增大0.02mm,泄漏系数增大2%,倒角半径大于0.07mm时,每增大0.02mm,泄漏系数增大1%左右;当篦齿前倾角为20?左右,后倾角为35皛40?时为篦齿最佳倾斜度,且后倾角对篦齿封严的影响大于前倾角。
2013, 13(33).
摘要:运用平板贯入剪切法对自重固结后的高含水率疏浚泥进行不排水强度试验,探讨低有效应力状态时试验结果表明,疏浚泥自重固结后的不排水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非线性降低。在相同含水率时,自重固结后的不排水强度显著大于重塑状态时的不排水强度。同时高含水率疏浚泥自重固结后的不排水强度随有效应力的变化关系与天然沉积土的强度包线相似,当有效应力小于0.2 kPa时,不排水强度随有效应力的变化较小,当有效应力大于0.2 kPa时,不排水强度随有效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2013, 13(33).
摘要:介绍一种碳氢元素分析仪装置的设计,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仪器进行了精密度和准确度测量以及仪器的稳定性测量。该设备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国家标准,稳定性好。此外对仪器进行了现场工程应用,在重庆楠硐矿务局煤炭研究中心对仪器进行了7种用户样、12种标煤和1种标准物质的现场试验,该化验室的用户样含碳量在30%~85%,而标煤的含碳量在60%~80.20%,在标定曲线时采用了样重为50mg的EDTA参入曲线的标定,以保证标定曲线覆盖用户样测量范围。其碳氢实验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国标要求。
2013, 13(33).
摘要:针对相位解包裹中运用二元光栅编码结构光技术计算相位级次时,因受背景光强、噪声、被测物体表面不均匀反射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光栅黑白交界处部分像素点的误码问题,提出了一种可纠错的二元光栅编码方法。从光栅编码方法的角度出发,依据信息论中的纠错码原理,采用汉明线性分组码,通过增加一定数量的校验元编码图案的投影,对二元编码光栅黑白交界处的误码问题进行检测并纠正,并从理论上验证了其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仿真实验表明对于只发生一位误码的像素点能予以100%检测并纠正,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2013, 13(33).
摘要:实现电子经纬仪的数字化、自动化,以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对军事应用有重要意义。针对经纬仪自动化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原望远镜视场角较小、辅助大视场望远系统结构复杂和目标搜索耗时较长等问题,对全自动经纬仪的望远物镜进行了小畸变、大视场化的设计。结合应用条件,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提出望远镜视场角由1°30′提高到5°的指标。基于Cooke物镜结构,应用ZEMAX进行设计、优化和像质分析,得到了满足设计指标的物镜结构,其MTF值在40lp/mm空间频率处超过0.545,畸变小于0.01%,10μm弥散半径范围内包含的能量比例高于80%。该望远物镜的像质优良,提高了目标自动搜索的效率,满足了高精度测量和自动化的要求。
2013, 13(33).
摘要:恶劣天气是影响航空运输安全和造成航班延误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恶劣天气与终端区航路状态之间的关系,根据天气雷达回波图,生成了能够与航路进行融合分析的动态天气网格,研究提出了8个与航路状态可能相关的天气特征,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和互信息验证方法。通过厦门终端区的算例分析,表明提出的特征度量是有效的。
2013, 13(33).
摘要: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迅猛增长,终端区空中交通拥堵以及由此导致的航班延误现象日益突出,甚至危及航空安全,航运效益也随之受到巨大的损失。作为终端区流量管理的核心,航班到达调度旨在为终端区待着陆的航班安排合理的着陆顺序和降落时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进港航班运行效率。基于优先级思想,文章提出了PBSA和PBSA-CPS两种航班到达调度算法,并引入约束位置交换概念,以提高调度结果对于管制员的可操作特性。最后以首都机场为例进行了仿真,并与现行的先到先服务算法FCFS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航班赋予相应的优先级,有助于优化调配到达航班队列的降落时隙分配结果,提高终端区运行效率,减少延误损失。
2013, 13(33).
摘要:本研究针对国内低渗及水驱后期高/特高含水油藏,研发了流度可调控的水气分散驱替体系,在测试了体系流动阻力和表观粘度的基础上,应用驱替实验评价了其驱替特征和驱油效率,进一步研究了水气分散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能力。室内实验证明,通过调整水气比例和分散方式,体系的流动性能可随油藏开发的需要进行调控,并可在扩大波及体积的同时提高波及效率,可有效调控特低渗、低渗、中渗岩心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大幅度提高水驱后的原油采收率。
2013, 13(33).
摘要:用马来酸酐、丙烯酸及次亚磷酸钠合成了一种磷基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缓蚀剂DZ-1,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合成该缓蚀剂的最佳条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合成产物与实验设计的相符。合成缓蚀剂在缓速酸中有较好的缓蚀效果,添加0.5% KI及0.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DZ-1在90℃下对缓速酸的缓蚀率可达到99.95%。
2013, 13(33).
摘要:采用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IRLS)方法计算连续两帧图像的光流,根据光流计算的结果估计视频监控场景的运动状态,将场景分为静止、一般运动、剧烈运动,并分别制定不同的码流存储策略,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对监控场景的常见运动行为识别并分类,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应用该方法可以减少冗余视频帧对存储资源的占用,扩充敏感监控数据的存储能力。
2013, 13(33).
摘要:本文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方法,对lamb波信号的时频特征进行分类,从而监测结构关键部位的损伤状态。利用小波变换对压电传感元件接收到的Lamb波信号进行时间频率域分析,提取与损伤状态对应的损伤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进行损伤状态的分类,得到结构关键部位的裂纹长度。典型结构关键部位(如接头耳片)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2013, 13(33).
摘要:分析了电子节气门中的非线性因素,推导出电子节气门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分别采用PID控制及反演控制实现对电子节气门的控制仿真,得到了不同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为电子节气门的产品开发和实验提供了理论指导。
2013, 13(33).
摘要:为充分发挥混合动力汽车节省燃油降低排放的优势,提出了一种主要由双转子电机和行星齿轮机构组成的混合动力车用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工作机理并基于快速模拟杠杠法建立系统的传动特性;在MATLAB/Simulink/Stateflow环境下建立了系统的整车仿真模型及转矩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机电复合传输系统在UDDS循环工况下的百公里油耗为6.227L,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
2013, 13(33).
摘要:控制力矩陀螺具有高可靠、长寿命特点,传统试验方法难以获取失效样本。但是控制力矩陀螺在轨工作期间的遥测数据中包含了很多性能退化信息,在详细分析这些数据的产生机理、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已知的失效指标,选择合适的性能退化参数,针对性能退化参数建立陀螺的寿命预测模型。利用遥测数据拟合模型参数,进行趋势外推计算陀螺的预测寿命。文章最后给出了两种性能退化指标的控制力矩陀螺寿命预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3, 13(33).
摘要:冻融作用是东北干旱、寒冷地区土壤盐碱化独特的形成机制,温度的改变是导致冻融过程中土壤中水盐运移的驱动力。本文以吉林西部典型灌区大安市水田土壤为例,以冻12h融12h为一个循环进行室内冻融循环模拟试验,模拟初冬和初春昼融夜冻条件下的水盐运移状况,分别用质量法、电导法测定各层含水率、含盐量,研究了不同冻融条件下土壤水、盐含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水、盐含量的相关性。研究得出:在冻融循环作用下,20-50cm土层的水分和盐分向上层迁移,使0-20cm土层含水率和含盐量增加,其中0-10cm土层增加最多;0-10cm、10-20cm、40-50cm土层水、盐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受水势梯度、冻结带、土壤结构、溶解度等因素影响,20-30cm、30-40cm土层水、盐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冻融过程中水分运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盐分的运移。模拟实验结果揭示了碱盐土区冻融作用下水田土壤盐碱化的发生过程,为有效防治水田土壤盐碱化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2013, 13(33).
摘要:通过加装叶顶小翼来控制叶栅间隙的气体流动已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叶顶间隙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加装吸力面小翼可以延缓间隙泄漏涡的形成,降低泄漏涡的强度。在不同的叶顶间隙下,吸力面小翼的加装都能相应地降低泄漏涡的强度。在降低叶顶泄漏涡与主流混合损失的同时,提高了叶栅的气动性能。
2013, 13(33).
摘要:结合瓮福磷矿英坪矿矿区生产实际情况,通过对爆破震动因素分析,选取孔排距、单孔最大装药量、微差间隔及最小抵抗线五个因素进行正交优化试验设计,对各因素进行均值及极差分析寻求各因素主次关系,并绘制各因素效应曲线图,得到最优参数,达到平均降震率46.2%、炸药单耗降低15%的效果,同时也验证了预裂缝的降震效果,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2013, 13(33).
摘要:目标跟踪技术一直是计算机视觉的核心内容。本文结合粒子滤波与Mean-shift跟踪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目标跟踪方法,通过利用粒子滤波获取目标的初始位置,进而采用Mean-shift跟踪方法,实现目标跟踪的准确定位,同时,通过抑制背景特征分布,更新目标特征分布,从而在跟踪过程中自适应调整目标的模板表示。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2013, 13(33).
摘要:众多学者已经证实碳酸盐岩储层的弹性性质受到孔隙结构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反演孔隙度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孔隙结构对于地震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著名的Gassmann方程及Eshelby-Walsh椭球包体裂缝理论的研究及分析,结合两个方程,推导出一个考虑岩石孔隙结构并利用地震资料反演孔隙度的新方法。本文提出了该方法应用的预测流程和所有参数的求取方法,并对实际的试验工区进行孔隙度预测,预测结果和测井数据吻合度很高,说明该方法对于孔隙度预测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该方法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的反演,是因为碳酸盐岩的刚度大,体积模量相对于其他岩性的体积模量大很多,并且岩石孔隙流体的压缩系数远大于岩石基质的压缩系数,储层深度大尤为明显,本文推导新方法过程中的近似就更加可靠。
2013, 13(33).
摘要:针对导纳增量法在低光照情况下不易进行最大功率跟踪的缺点,结合线性比例电流法提出了一种线性比例电流法结合导纳增量法的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构建了光伏电池板和线性比例电流法结合导纳增量法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线性比例电流法结合导纳增量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013, 13(33).
摘要:从遥测系统速变数据的码率快、实时性好、可靠性高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嵌入式硬件压缩的方案,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数据压缩装置及其测试单元。搭建了以FPGA和DSP为架构体系的硬件平台,以模块化为设计思想,实现数据采集、无损压缩和回读。探讨了以优化数据无损压缩时空性能为前提的压缩算法的选取方式,提出了压缩前进行线性预测编码的方案。以提高遥测系统可靠性为出发点,提出了数据分组设计和压缩后增加数据缓冲。经测试单元对回读数据解压分离后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数据压缩单元能够对四种标准信号源进行实时无损压缩,且具有较高的压缩时空性能。
2013, 13(33).
摘要:阐述了水下臭氧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回路的微分方程,研究了回路中主要电气参数对高压脉冲放电电压幅值的影响。然后通过matlab/simulink对水下臭氧发生器的电气回路进行仿真,并根据电气回路仿真结果确定回路电气参数,设计并加工一台水下臭氧发生器进行试验研究。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适当选择回路参数和电源频率可以在电容C2上产生接近或超过两倍电源电压幅值的高压,为水下臭氧发生器参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2013, 13(33).
摘要:雷电击中建筑物附近的有效截收面积Am是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因子之一,目前广泛应用标准IEC62305-2规定的选取方法,计算中未考虑项目所在位置的雷电环境及项目特性,计算结果缺乏针对性。中本文从雷击建筑物附近可能产生的风险出发,分析附近雷击点的危害方式及危害程度,探讨根据工程实际确定参数Am值的一般方法,得出结论:参数Am值应在分析确定可能造成危险的雷击点的最远距离的基础上定量计算,以保证计算结果的针对性、科学性。建筑物附近的雷击点以雷电电磁脉冲的形式对内部电气电子设备造成危害,危害程度与该点雷电流强度、建筑物规模及防护措施等因素有关。
2013, 13(33).
摘要:针对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大洪水频频发生,洪水重现期发生变化的情况,它采用GEV分布模型对珠江三角洲35个潮位站50年左右的极端高水位值进行频率分析,在此基础上将50年左右的时间序列分成若干时间段,通过Monte-Carlo模拟随机方法在每个时间段里建立概率密度函数曲线以及水位与洪水重现期关系的函数曲线,进一步研究洪水重现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机理。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中部腹地洪水重现期水位明显有增大的趋势,而上游以及口门区变化则不大,产生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部地区大规模的挖沙活动对河道及周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2013, 13(33).
摘要:对给定数据集合的元素重要性进行估计是数据挖掘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应用。现有的技术都是通过排序或选择来发现重要元素,其主要缺点是没考虑高排名对象可能非常相似甚至完全相同这一事实,忽略了高排名对象间的冗余性。因此,在强调多样性的场合,该方法性能有限。本文通过将排序和选择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集合覆盖的元素重要性估计算法。该算法不仅考察单个集合覆盖的解,而且计算元素参与的高质量集合覆盖数量,进而为元素分配重要性分值。基于实际数据的实验和用户学习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性能高效,元素重要性评估结果的有用性高,且与人类感知相一致。
2013, 13(33).
摘要:为了开发绿色安全的壳聚糖载药基材,尝试以食品级肉桂醛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壳聚糖载药微球。本研究采用FTIR、SEM、UV-VIS等手段探究该微球的结构及载药性能。 结果表明:载药微球SEM形貌圆整,表面致密;FT-IR光谱证实壳聚糖的氨基与肉桂醛的醛基发生交联反应;载药性能良好,其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可达22.3%和91.2%。与甲醛、戊二醛相比,肉桂醛是制备壳聚糖载药微球的一种新型安全的交联剂。
2013, 13(33).
摘要:为了在实施分类工作时将不相关的、多余的、具有噪声的特征从问题表示中去除,以降低复杂度并得到可接受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进化封装的特征选择方法。首先利用染色体选择的特征重新参数化人脸图像从而获得主动形变模型特征集;然后通过多目标遗产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在最小化特征子集基数的同时最大化判别容量;最后结合提出的综合适应度函数及k-近邻分类器完成人脸的识别。在Essex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它几种较为先进的方法,所提方法不仅降低了表示的维度,同时提高了分类性能。
2013, 13(33).
摘要:对结构进行评估时,常需要利用模型的内插与外推结果,且模型的不确定性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模型参数空间的内插外推问题,本文基于确定性计算模型并联合多次试验结果,计算得到预测误差的不确定性,接着对预测误差的均值与标准差进行函数拟合,并且考虑函数拟合带来的不确定性,通过双层抽样分析得到预测误差的置信区间,再叠加上预测点确定性计算结果进而得到预测结果的置信区间。最后通过不同拧紧力矩下某根部柔性悬臂梁的内插与外推应用检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3, 13(33).
摘要: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多径信道下的传统信噪比估计采用的大多是加性高斯白噪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噪声环境下信噪比的盲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设置合适的门限值抑制脉冲噪声,而后利用自相关函数的平稳特性估计出信道阶数,然后利用循环前缀数据为有用数据的复制这一特性估计出噪声功率,最后求出总的功率值从而估计出信号功率。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无需任何先验信息,在多径信道下具有良好的估计性能,且计算复杂度低。
2013, 13(33).
摘要:本文对三维圆形爆震室引射增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应用数值方法对爆震波衰退为激波后的传播、排除过程进行了多循环模拟,分析了三维爆震波非稳态引射流场的变化过程,得到了与文献一致的结果;对多循环爆震引射过程的瞬时推力、冲量以及爆震室出口的质量流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引射喷管在不同位置处时对爆震室的推力增量值进行了对比,发现在引射喷管轴向位置X=0mm处时推力增量达到最大值,试验验证了这一结论。
2013, 13(33).
摘要:空中交通管制的核心任务是保证飞行安全,提高航班的运行效率。在航空器进场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导致航空器不能严格按照计划航线飞行。由于传统的航迹聚类分析没有将航空器进场飞行当作一个过程来考虑,缺乏时间信息,为了更加符合实际运行情况,本文采用时间窗、空间聚类的方法,合理地提取出了航空器在进场飞行过程中每一分钟的标准中心航迹。然后采用双调和样条插值法计算出了在整个空域内航班进场过程的航迹分布概率。实验表明,此方法快速有效,更加符合管制指挥的实际情况。
2013, 13(33).
摘要:目前,风力发电的并网规模越来越大,但是鉴于风力发电特有的间歇性和随机性的特点,难免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电能质量造成巨大影响,也就限制了风电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对风力发电场的风速进行中、长、短期的预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解决该问题,依据风速序列的自相关性以及时序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测ARIMA模型,重点讨论了建模的过程、模型的识别、模型的定阶和模型参数的估计。最后结合风电场实际,对比于持续法预测给出了相应的预测结果和误差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ARIMA模型用于风电场风速预测的可行性。
2013, 13(33).
摘要:采用地质分析、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沁水盆地南部(以下简称沁南)煤层气的排采特征、产气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并对产能主控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上产措施建议。结果表明,沁南煤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产量平面差异大,直井见气时间1-9个月,达产时间为6-18个月,面积降压区产气效果好,中、高产气井具有较长稳产期;含气量、渗透率、构造部位、压裂多裂缝、排采控制对煤层气产能影响大,应在开发有利部位实行非均匀布井,面积降压排采;压裂应根据天然裂缝发育情况选择压裂方式,天然裂缝发育区,应增大压裂规模以形成更大控制面积的裂缝缝网;天然裂缝不发育地区,应采取控制多裂缝的工艺,增加主裂缝长度、宽度为主。排采应连续,降液速度不超过5m/d,见气后应控制好放气速度。
2013, 13(33).
摘要:WorldView-2影像数据是四川省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的重要数据源。本项目通过使用Brovey、Ehlers、HPF、HIS、PCA、Wavelet、PanSharpen、Gram-Schimdt 八种不同的数据融合方法对其全色和多光谱影像进行融合,并从清晰度、纹理和色调进行定性分析;从标准差、信息熵、平均梯度、偏差指数、相关系数和光谱扭曲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并通过FeatureStation GeoEX解译对比,研究融合结果的可用性。结果表明:基于PanSharpen变换融合方法产生的遥感图像失真较小,同时很大程度地保持了高分辨率全色波段的空间纹理细节信息,是一种适合于WorldView-2影像融合的较好方法;同时,与原始多光谱影像相比,具有更好的解译效果。
2013, 13(33).
摘要:本文对中文微博中主客观分类特征的选取进行了研究,通过词典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基础情感词、语气词、程度词等8个候选特征,对提取的候选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与概率加权的特征选择算法,通过该算法最终选取了基础情感词、!或!、网络观点词、语气词、形容词、程度词作为分类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达到较好的分类效果。
2013, 13(33).
摘要: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加速度计等传感器的隔空书画和情感宣泄手套。在书画模式下,指套笔在空间的随意书写和绘画,将其书写绘画轨迹信息重现于虚拟画板上;宣泄模式下,构建了虚拟情感宣泄场景,并采用关键姿态帧离散化运动序列,通过关键姿态和人体运动特征向量映射重构实现运动识别,最后对最终的识别结果进行动态修正以拟合用户输入。样机验证实验表明,本系统实现了隔空随意书画和“发泄吧”的虚拟化,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一项重要尝试。
2013, 13(33).
摘要:受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水平井生产过程中内部动用的差异性,严重影响了其开采效果,为了使采出能够最大化和均匀化,需要对水平井进行分段动用。利用考虑井筒变质量流与油层中渗流耦合的多段井模型,将不同钻遇情况的井筒分段离散化,对水平井分段动用政策界限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水平井钻遇单层时,好差段同时动用效果最好,极差大于5时,这种动用优势体现更明显;在钻遇多层时,先动用物性较差层段,达到中含水期阶段,动用物性较好层段可以获得最好开采效果,极差在2~10时,这种动用方式体现的最好。通过实际井组动用效果的分析,说明这一分段动用政策对新钻水平井的开采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