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9).
摘要:生态足迹可以定量地反映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对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等做了系统介绍,生态足迹分析模型正不断被完善并得到广泛应用,最后展望了生态足迹模型的发展趋势。
2010(19).
摘要:摘要:对江苏省某热电厂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煤泥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大量掺烧煤泥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效工作点进行技术性分析,找出掺烧煤泥的最佳比例,科学的有效的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2010(19).
摘要:车辙是沥青路面主要的破坏形式之一。过去很多研究表明摩尔库仑模型能够设计沥青混合料和分析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行为。因此,基于摩尔库仑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评价玻璃纤维格栅应用在沥青层面的性能,考察且评价了玻璃纤维格栅强度,沥青面层厚度和玻璃纤维格栅在沥青面层里的位置对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的影响。
2010(19).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只含有两级差分式结构的环形压控振荡器,具有功耗低,电压——频率转换线性度高,相位噪声低的特点。利用上海HUAHONG-NEC 0.35um的模型,在电源电压为3.3V,温度为27℃的条件下仿真,振荡频率从20MHz变化到540MHz,中心频率为260MHz,而且电压频率转换曲线呈线性关系,功耗仅为5mW@520Mhz。
2010(19).
摘要:高功率Z-pinch实验采用多路并联的方式来满足其负载对电流的需求,为了实现脉冲功率的有效叠加,要求在满足稳定性的前提下,对每一路脉冲功率系统的运行时序精确控制。高精度多路同步脉冲产生系统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时序逻辑的精确分析,巧妙地运用FPGA技术,使得其数字脉冲延时体系在提供16路触发信号与16路指令信号的同时,仍能稳定工作在200MHz时钟下,不但很好地满足了不同的实验要求,而且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系统精度。
2010(19).
摘要:单螺杆泵转子与定子橡胶间接触压力是影响磨损的重要原因,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用SolidWorks建立了油田用单螺杆泵的实体模型,利用基础试验确定了定子衬套橡胶的本构关系是Mooney—Rivlin模型,以及确定了本构关系中所需要的常数,实现了材料非线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经过多次尝试选用SOLID45和SOLID185单元,模拟螺杆泵工作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运用ANSYS进行力学分析,得出接触压力的分布规律,为分析螺杆泵的磨损和寿命问题奠定基础。
2010(19).
摘要:我国在2005年汇率改革后,进一步放开了汇率波动幅度,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加剧了汇率震荡。本文选取2001~2008年间中国与12个主要贸易出口国或地区的面板数据,分为两个对称时段,运用经典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新经济形势下汇率波动对于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在2001到2004年时段,汇率波动对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从2005年到2008年的新经济状况下,汇率波动的增加明显抑制了出口。因此,建议在金融危机新背景下,政府应加强汇率管制以求稳定,增强本国出口商的信心,暂时不宜进一步放开汇率。
2010(19).
摘要:研究幼阵 在 中的 可流性。从 是 流的必要条件:对任意 都有 出发,用映射 定义映射 证明了 在 中满足 流的必要条件。由 满足若 则 若 则 定义并证明了 是一个 流。
2010(19).
摘要::油田供水管网系统调度是我国油田采油系统生产的重要部分之一。介绍了油田供水生产过程仿真系统FSPPS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以供水系统基本水力元件数学模型为基础,应用节点方程模型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特征系统矩阵进行分析,提出数学模型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油田供水系统的实际仿真运算,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该仿真系统软件目前已应用于油田供水系统,效果显著
2010(19).
摘要:紫外线辐射是导致沥青老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了沥青紫外老化前后的物理性能与流变性能,并与热老化前后的物理性能与流变性能进行了对比。低温弯曲梁流变试验(BBR)表明沥青紫外老化后低温抗裂性能减弱。因此,在强烈紫外线作用下导致沥青使用寿命明显缩短,并会产生一系列相关路面病害。
2010(19).
摘要:采用大庆和辽河稠油油样开展室内实验,探索地质催化低硫稠油水热裂解反应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大庆和辽河两种油样都可发生水热裂解反应;反应体系中加入矿物后,稠油的平均分子量的减小程度以及SARA组成的变化程度都得到增强;稠油的降粘率分别从未加矿物水热裂解反应的7.41%和12.95%增加到矿物催化水热裂解反应的16.05%和25.29%,证实了矿物对低硫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具有催化活性。
2010(19).
摘要:波导不连续性分析在波导谐振腔和滤波器的准确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引入了同轴终止于圆波导的不连续性的等效网络,然后应用Rayleigh-Ritz变分法确定了等效网络的中的等效电容的上下限值,等效电容的变分数值结果和HFSS仿真结果及文献中所给结果吻合得很好。算例结果表明若取变分法计算所得的上下限值的代数平均值作为等效电容值,则该值在从低频到不连续性结构的最低次消逝模(Evanescent Mode)的截止频率附近的绝大部分频率范围内同HFSS的有限元分析结果间的误差≤1%。
2010(19).
摘要:软土地基中超长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桥梁和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超长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承载机理还不是很清楚。本文土体采用非线性弹性Duncan-Chang模型,桩土界面采用Goodman接触面单元,桩体部分采用Hognestad方程对桩土的相互作用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有效荷载作用下,桩身变形在弹性范围内,桩底沉降是持力层的压缩变形。
2010(19).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型应用超重力技术处理废水的旋转填料床工作原理,列举了旋转填料床在诸多工业废水中的应用研究。并对超重力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进行了展望。
2010(19).
摘要:本文根据长深气田Ⅰ类火山岩气藏自然产能较高,采用水平井筛管完井,但在钻井过程中泥浆污染严重,使储层受到伤害,影响了自然产能的发挥。为解除钻井泥浆在井壁产生的泥浆滤饼的侵蚀,恢复储层的渗透能力,针对水平井筛管完井的实际情况,应用生物酶对钻井泥浆体系聚合物分子链的降解作用可解除泥浆滤饼污染的特点,进行了室内实验与现场应用。该生物酶解堵技术在吉林油田火山岩气藏水平气井现场应用,成功解除了储层污染,恢复了水平井的自然产能,为提高长深气田Ⅰ类火山岩气藏水平井产能开辟了新途径。
2010(19).
摘要:本文对GE公司9FA机型地面燃气轮机进行了准三维计算,分析了燃料热值不同对于涡轮部分产生的影响,对比了各种损失在总损失中的比例,能量损失系数沿叶高的分布,并对二次流损失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燃料热值变化导致了流量变化,继而导致了涡轮部分的气动性能发生变化,能量损失也发生了变化。对于能量损失沿叶高分布影响最大的是二次流损失,其他损失沿叶高分布相对比较平均。
2010(19).
摘要:摘要 井间地震作为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内一项新的地震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储层描述精度好等特点。本文应用井间地震资料的解释方法,对吉林油田黑59井区的地震井间资料进行解释,解释成果在油田开发中应用效果较好。
2010(19).
摘要:针对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中信息的多样性、复杂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eb Services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将电梯远程监控中现场设备的控制和数据接口以Web Service的形式发布,从而使现场设备的控制与数据交换变成了标准的Web Service方法调用,消除了不同设备之间接口的异构性,实现了跨语言和平台无关,使得设备的集成更加容易。
2010(19).
摘要:本论文在理论分析,计算机模拟的基础上,自行研制了一台以真空紫外灯电离为电离源的离子迁移谱仪,并通过该仪器详细研究了迁移管中电场的空间均匀性。发现迁移管内径20 mm,外径40mm,金属环厚1mm,聚四氟乙烯厚6 mm的结构能够保证迁移管内电场比较均匀。
2010(19).
摘要: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经交叉有效性检验建立了鱼雷管峰压的回归方程。通过实验数据比较,该模型拟合精度较强,说明偏最小二乘回归是估算舰艇鱼雷发射内弹道特征参数的一种有效方法。
2010(19).
摘要:首先给出了Smarandache问题中相差5个数组成反关联数列的定义,然后通过猜想,归纳,递推的办法,得到了此数列的通项表达式以及几个相关的性质。
2010(19).
摘要:共轭梯度算法在无约束最优化问题中有着广泛应用.本文给出了一类新的共轭梯度算法,新算法在迭代过程中保持了下降性质;在一般Wolfe线搜索条件下,新算法是全局收敛的.
2010(19).
摘要:为了充分、高效地利用太阳能, 人们普遍采用跟踪太阳的方式来实现。本文设计并制作了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新型太阳自动跟踪装置。装置根据地理纬度、太阳赤纬和太阳时角,计算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从而控制步进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实现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跟踪太阳的目的。文章从装置的原理、结构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对系统各部分进行了介绍。
2010(19).
摘要:针对植物叶形识别的特点采用改进的主动形状模型实现叶片图像的批量识别和分类。在模型中以地标点序列表示对象形状轮廓,分别应用覆盖面积半径和生物学参照点进行伸缩变换和旋转变换,归一化地标点序列间的统计关系,进而研究形状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在分类时通过设置相似度阈值,强化了同类叶片的标准,从而减少了一些非同类的误归入事件的发生。实验表明改进的主动形状模型在叶形识别中得到稳健的识别率。
2010(19).
摘要:通过试验表明:用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替代天然碎石配制再生混凝土时,其工作性能和强度与普通混凝土不同,本文系统研究了在水灰比相同的情况下,再生骨料掺量对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工作性能而言,随着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而粘聚性和保水性变好,对于强度而言,存在一个合理掺量,再生骨料掺量在50%左右,对强度有利。
2010(19).
摘要:摘要:针对船舶分段建造虚拟流水线生产模式的特点,各工序作业量存在很大差别,要实现均衡生产,必须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各作业班组的人数和拥有的资源应该不相同。本文借鉴JIT的思想,在对工序作业量比较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作业班组,再运用控制看板管理,达到各工序之间均衡生产,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船舶生产的效率。选择某企业实例,运用MATLAB对案例进行求解。
2010(19).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权值神经网络的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的新算法。这种算法可以不经过端点检测和分割,构建连续语音中各不同音节的特征空间覆盖区,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分割错误而带来的错误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较为满意的识别结果。
2010(19).
摘要:车辆跟驰模型是微观交通仿真的核心。随着微观交通仿真应用的不断发展,需要对更多的交通场景进行建模,而现有的车辆跟驰模型在扩展性上已成掣肘。基于此,提出基于产生式规则系统的车辆跟驰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用产生式规则系统模拟驾驶行为是可行的,通过模糊规则和普通规则的共同作用,能方便地进行扩展。
2010(19).
摘要:将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Cognitive Reliability and Error Analysis Method,CREAM)方法应用于跑道侵入风险评估。首先,分析了跑道侵入定义,在此基础上将跑道侵入按失误类型分为运行失误、飞行员偏差和车辆驾驶员偏差三种;其次,提出了一种跑道侵入风险评估的新方法,构建了基于人的可靠性的跑道侵入风险评估模型;最后,论述了模型中参数的计算方法,应用CREAM方法分别计算了飞行员、空管员以及车辆驾驶员在预防跑道侵入方面的失误概率。应用实例说明了本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010(19).
摘要:本文使用全耦合法预测了翼型NLR7301的颤振边界。在流体域的动网格上,通过求解非定常的雷诺平均N-S方程,计算出翼型表面的非定常气动力。在耦合了翼型的结构动力学方程后,得到翼型表面的变形位移,通过变形网格技术对流体域的网格进行更新。在此基础上利用时间推进的方法模拟了翼型的自激振动过程。
2010(19).
摘要:本文针对四轮独立驱动与四轮独立转向电动汽车的行走机构进行设计,探讨了适合此种车辆的行走机构功能要求。分析并选择“零偏置”主销作为主销定位参数,提出了3种不同结构方案并进行了分析比较,对选定方案进行了结构设计。利用CATIA进行了运动仿真分析与受力校核。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开发的行走机构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2010(19).
摘要:为有效的对共面波导馈电超宽带(UWB)天线进行小型化,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小型渐变微波带线馈电平面UWB天线,其尺寸只有11 ?22.6 mm2,天线的小型化过程是利用了锥形的馈带、渐变缝隙结构和对传统共面波导天线直接切半的思路相结合,不仅大大减少了天线的尺寸,并且提高升了天线的频带阻抗特性。测量结果证明,天线阻抗带宽为2.33 到16 GHz,同时,该天线在3.1-11.6 GHz的频段内,具有良好的全向辐射特,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该天线的尺寸小于USB A型公口的宽度,远远小于目前大部分UWB天线,可容易的集成到USB无线通信设备里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010(19).
摘要:从飞机总体设计的角度,研究了航电系统的可靠性和易损性计算问题;建立了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模型及联合式航电系统模型;找到一个适于总体设计阶段的可靠性算法,对两模型进行了可靠性和易损性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比较了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和联合式航电系统的特点,计算结果显示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与联合式航电系统相比,可提高航空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减小系统的重量和体积,提高飞机生存力。
2010(19).
摘要:研究一种针对H.264编码的帧间预测块划分视频水印算法,该算法先对水印图像进行二值处理并经Arnold置乱,然后在H.264帧间预测编码时根据水印二值序列选择不同的区块划分,并将水印值嵌入进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鲁棒性,在B片少量出现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2010(19).
摘要:研究了一类捕食-食饵模型,其中捕食者的密度干扰项的系数与食饵密度有关。首先,利用Leray-Schauder度理论,通过计算不动点的指数,结合特征值的比较原理得出了正平衡解存在的充分条件;然后,利用Turing理论,讨论了该模型半平凡解的稳定性情况;最后讨论了解的渐近行为,运用半动力系统的一致持续理论给出了正解一致持续的充分条件。
2010(19).
摘要:质心式电子干扰是应对反舰导弹的常用电子干扰手段,基于质心干扰机理建立反舰导弹运用中制导信息突破质心式电子干扰的模型,分析了不同中制导信息和中制导距离对反舰导弹突破质心干扰的效果及其变化趋势,其结果表明中制导信息在反舰导弹突防质心干扰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2010(19).
摘要:时间序列法是用水量预测的常用方法,其中预测模型的选择是提高预测精度的关键。针对目前以拟合精度作为模型选择标准的方法,提出了以预测值的置信区间最小为标准选择预测模型的方法。以山西省运城市工业用水量资料为例,分析给出了幂函数、S函数、直线、指数函数、二次和三次抛物线等6个模型95%置信水平下5年和10年两种预测期的预测区间,均以幂函数预测精度最高;对该系列近5年的用水量进行了预测,预测误差也以幂函数最小。表明以预测区间最小选择用水预测模型的方法是合理的、可靠的。
2010(19).
摘要:针对单向数据分发系统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数据分发机制。一方面,分组级FEC机制被用来恢复接收端的误码。另一方面,发送端采用冗余递增的方式发送分组级FEC编码生成冗余信息。发送端将冗余信息分层传输,接收端通过加入一个或多个发送层次以接收不同冗余度的数据,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接收端异质性引起的系统效率降低。仿真结果表明,新的数据分发机制可以使误码率低的接收端尽快接收到需要的数据,在保证数据可靠传输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发送效率。
2010(19).
摘要:研究了超音速气流中受热壁板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用规范型方法研究了受热壁板由于Hopf分岔产生的颤振。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利用Runge-Kutta方法对系统进行了计算,给出了系统的相图、分岔图,发现该模型存在混沌运动。当系统参数变化时,该系统可经过倍周期分岔进入混沌或产生阵发性混沌。
2010(19).
摘要:聚焦服务是解决网络中海量信息资源的个性化精确服务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主题分析的信息聚焦服务方法,将用户兴趣度与文档分类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改进的TF-IDF-IM算法,并构建了主题树与主题关系图,为实现精确的信息聚焦服务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2010(19).
摘要:本文基于锁相环和锁频环的模型,研究了由两者构成的数字Costas环结构和性能。首先介绍了传统的数字Costas环模型,接着给出了鉴相器、二阶环路滤波器和三阶环路滤波器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锁频环的数字Costas模型,实现了扩大Costas环的跟踪范围和提高跟踪精度的目的,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分析了两种环路单独和相结合后的应用和特点。
2010(19).
摘要:概要介绍了云南水富至绥江二级公路牟村滑坡地质灾害;对该滑坡形成机理、破坏特征等灾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用GEO-SLOP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该滑坡的稳定性并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对滑坡加固工程进行了治理效果评价;对此类滑坡灾害提出了防治原则。
2010(19).
摘要:在定向井钻井施工中钻柱受力是很复杂的。仅钻柱振动就存在轴向振动、横向振动和扭转振动,其中钻柱轴向振动是导致钻柱失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进一步对定向井轴向振动进行研究。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钻柱轴向振动规律。首先根据定向井特点建立全井钻柱模型,然后以钻柱单元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全井钻柱轴向振动的力学模型,采用线性代数方法,通过计算机分析获得了钻柱轴向振动的共振频率分布规律。钻柱轴向共振,其共振频率取决于钻柱的材料性能及形态特性,与钻柱的长度关系不大。在达到轴向共振状态时,钻柱与井壁激烈地碰撞,使钻柱短时间内产生严重破坏,同时还会造成井塌事件,给钻井施工带来经济损失。该问题的研究对指导钻井施工,减少跳钻、避免钻柱失效等情况有很大意义。
2010(19).
摘要:滑模控制系统在滑动模态时对外界干扰及参数变化具有完全的自适应性。本文利用二阶滑模控制实现飞机俯仰角的直接控制,并将其应用到舰载机着舰导引控制中。设计了二阶滑模控制器及对应的自动着舰导引系统。仿真对比研究表明二阶滑模控制下的着舰导引系统有较好地抑制气流扰动的能力。
2010(19).
摘要:随着隔振技术进步,采用负刚度结构的低频隔振设计越来越多,负刚度的计算是低频隔振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一典型负刚度结构采用了附加正刚度弹簧的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分析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可用于形状复杂的工程结构设计中。
2010(19).
摘要:本文研究了相对论直线电子注与介质中的慢波相互作用系统的色散关系。研究表明当电子注的速度超过介质中电磁波的相速度时有不稳定性产生。通过冷流体近似的办法,在小信号极限下得到了色散关系的方程式增长率以及空间增长率的解析表达式。这种特有的色散关系的研究对研制一种新型的微波致密大功率输出器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2010(19).
摘要:本文在软土地基的特点及常规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以野马坝试验工程为依托,首次使用由振冲法发展而来的振动沉管碎石桩加固泥炭土地基,并对其施工工艺及加工过后的效果进行研究总结。通过试验证明振动沉管碎石桩在排水性能、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等方面具有卓越的成效。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10(19).
摘要:对一类具有数值界不确定性的关联时滞大系统,应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研究使其分散稳定化的鲁棒控制器设计问题,通过引入一种线性状态变换,分离出时滞依赖因子。在此基础上给出其存在分散鲁棒稳定化控制器的充分条件。
2010(19).
摘要:针对长输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中噪声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MD分解和相关分析的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EMD分解特性和相关分析技术,提取了包含故障信息的主要固有模态函数(IMF)分量,增强了泄漏信号的本质特征,通过对所提取的IMF主分量进行重构,消除了不相关分量的干扰,提高了泄漏信号的相关程度,从而提高了定位精度。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0(19).
摘要:基于求乘积函数的导函数所出现的“漏点”现象,讨论了在不满足求导法则条件时乘积函数的可导性问题,给出了关于此问题的判定定理,并证明了对于二元函数的乘积函数的可微性也有一个有趣的相似结论。
2010(19).
摘要:为解决空天飞机动力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带液化空气循环子系统的吸气式-火箭组合循环(ARCC)概念。该组合循环发动机集涡轮、冲压及火箭发动机优点于一身,在吸气式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通过液化空气循环子系统液化大气中的氧气,存储供氢氧火箭发动机工作时使用,自身携带少量或不带氧化剂,因而经济性较好。为提高液化空气循环子系统液化比,采用多种措施设计一种新型液化空气循环子系统。计算了液化空气循环热力过程和ARCC发动机比冲性能,结果表明:液化空气循环子系统在整个吸气式飞行过程中具有较高液化比;ARCC发动机在不同的飞行条件下都能得到良好比冲特性,经济性好。
2010(19).
摘要:结合汶川地震震害调查情况及西北地区建筑物现状, 从砌体结构抗震设计、轻钢结构校舍建筑体系、利用耗能减震装置等方面,论述了提高校舍建筑抗震能力的对策建议,对学校建筑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